一、个人简介
王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地质工程学院地质工程教研室主任,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强地面运动中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效应,强震动观测方法和技术,场地砂土液化机制和判别方法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以及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地质灾害调查和评价、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等方面的社会服务项目。
主讲5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课程。主持和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持中国地震局科技星火计划项目1项,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基金和创新团队项目各1项。发表中文核心及三大检索论文30余篇。
二、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7.1-2018.1美国克莱姆森大学(Clemson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11.9—防灾科技学院地质工程学院专任教师;
2008.9-2011.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2005.9-2008.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2001.9-2005.7吉林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三、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1.工程地质学
2.工程物探
3.工程动力地质学
4.岩土工程勘察
5.强震动观测与数据处理
研究生课程:
1.工程物探
2.工程动力地质学
3.地震安全性评价
四、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308118)(国家级):《基于强震动观测的山体地形效应研究》,主持,2014.01-2016.12,25.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完成并通过鉴定;
2.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150107)(省部级):《基于竖井台阵记录的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主持,2015.05-2017.05,6.0万元,中国地震局,完成并通过鉴定;
3.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9068Y)(省部级):《砂土液化对场地条件影响的时间效应研究》,主持,2019.01-2020.12,7.89万,中国地震局;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团队项目(ZY20180107):《不透水层分布特征对场地砂土液化的影响研究》 ,主持,2018.03-2021.03,13.0万元,防灾科技学院;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208107)(国家级):《断层场地效应对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排名第2,2013.01-2015.12,25.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完成并通过鉴定;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208234)(国家级):《基于强震动记录的地面变形和震源过程研究》,排名第4,2013.01-2015.12,25.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完成并通过鉴定;
7.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3039Y)(省部级):《场地地震反应一维时域非线性分析软件开发及应用》,排名第3,2013.01-2014.12,中国地震局,完成并通过鉴定;
8.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150106)(省部级):《基岩地形对玉田震害异常影响研究》,排名第3,2015.05-2017.05,中国地震局,完成并通过鉴定;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608118)(国家级):《基于地基与基础减灾分析的强震断裂避让距离研究》,排名第3,2017.01-201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完成并通过鉴定;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508096)(国家级):《基于动态离心模型和数值模拟的河谷场地放大效应研究》,排名第4,2016.01-201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完成并通过鉴定;
五、教研项目
1.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多学科交叉复合的防震减灾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E-ZYJG20200212),2020-2022
2.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负责人,岩土工程勘察虚拟仿真实验设计,2018-2019;
3.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执行人,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地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2019-2021;
4.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负责人,2013—2016;
5.地下结构与工程地质试验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2016-2017;
6.地质工程实践创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负责人,2015-2018;
7.地质工程本科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计划负责人,2015-2017;
六、技术服务项目
1.《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
2.《新建铁路川藏线昌都至林芝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骨干;
3.《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山西-河北段)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
4.《缅甸明林羌液化天然气发电项目配套LNG码头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
5.《敦白客运专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测试项目》,项目负责人;
6.《北京市门头沟斋堂地质灾害评价项目》,项目负责人;
7.《湖北襄常铁路(沿江高铁)荆门至宜昌段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负责人;
8.《湖北黄冈化工园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
9.《陕西鲸鱼沟水库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
10.《新疆察汗乌苏水电枢纽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
11.《湖北阳新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
12.《山西孝义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
13.《山西新绛经济开发区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
14.《南京市江北新区档案综合服务中心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技术负责人;
七、获奖及荣誉称号情况
1.防灾科技学院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
2.2015-2016学年防灾科技学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3.2019-2020学年防灾科技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4.中国地震学会工程勘察专业委员会委员;
5.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八、代表性学术论文
[1]王伟,刘必灯,周正华,王玉石,赵纪生.刚度和阻尼频率相关的等效线性化方法[J].岩土力学,2010,31(12):3928-3933.
[2]王伟,周正华,王玉石,赵纪生,李小军.典型场地在不同地震动输入水平下的反应[J].岩土力学,2011,32(04):1089-1094.
[3]王伟,刘必灯,刘欣,杨明亮,周正华.基于汶川M_S8.0地震强震动记录的山体地形效应分析[J].地震学报,2015,37(03):452-462+532.
[4]王伟,刘必灯,刘培玄,王振宇,刘欣.基于台阵记录的局部场地条件地震动效应分析[J].地震学报,2016,38(02):307-317.
[5]王伟,刘必灯,刘欣,沈超,周正华.汶川地震山脚震害特征及机理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4,9(04):863-871.
[6]Wei WANG,Zheng-hua ZHOU,Yu-shi WANG,Xiao-jun LI. Equivalent Linear Method Considering Frequency Dependent Stiffness and Damping,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2009,16(s1):217-222.
[7]王伟,周正华,王玉石,赵纪生.地震动分段输入的等效线性化方法[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18(S1):130-137.
[8] Zheng-hua ZHOU,Wei WANG,Yu-shi WANG,Xiao-jun LI. Response of Typical Sites to Different Earthquake Motion Input,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2009,16(s1):212-216.
[9]刘必灯,王伟,于淼.西昌断陷盆地场地地震动差异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14,36(03):489-494.
[10] Liu Bideng,Wang Wei, Peng Xiaobo, Zhou Zhenghua, Yu Miao, Cheng Lina, Influence of Weihe fault scarp on ground motion in Wenchuan earthqua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2015, 8(6), 15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