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教学大纲 >> 正文

《土力学》课程教学大纲(2020.11更新)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05-29 [来源]: [浏览次数]:

课程代码:151309

课程名称:土力学

学时学分:56/3.5

适用专业: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开课部门:地质工程学院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科专业课程模块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该课程的教授内容既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内容,也是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1.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工程岩土学。

    后续课程:基础工程、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地下建筑结构。

    先修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同时本课程作为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的成因和分类方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正确理解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土的渗透性及渗流、土中应力、地基沉降、土的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以及一般土工试验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与土体有关的强度、变形、渗流和稳定等问题。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土力学基本理论和土工试验操作技能;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1. 教学内容

什么是土,什么是土力学,土力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土力学包括哪些内容,土力学的学习方法,土力学的发展简史和前景

2. 重点难点

重点:土力学概念、土的主要特性、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土力学所研究的问题和任务。

难点:土的多样性、土的易变性以及土在工程中应用的特点。

3. 基本要求

1)了解土力学的重要性、发展概况及土力学的学科特点,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

2)理解土、土力学等的概念;

3)掌握土力学所研究的问题和任务。

4. 教学方法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第一章 土中应力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土中应力,土中应力分类,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地基中的应力状态,应力计算基本假定

第二节 土中自重应力

均质土自重应力,侧向自重应力和剪应力,成层地基自重应力,有不透水层时的自重应力,地下水位升降时土中自重应力

第三节 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的影响因素,基底压力的分布,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矩形基础上的集中荷载,矩形面积单向偏心荷载

第四节 地基附加应力

基底附加压力,竖直集中力-布辛奈斯克解答,均布矩形荷载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矩形面积竖直三角形分布荷载的附加应力,圆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时圆心下的附加应力计算,竖直线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条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任意点的附加应力,条形基底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影响土中应力分布的因素

习题课:地基附加应力计算

2. 重点难点

重点:土中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和地基附加应力的计算。

难点: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应力计算;垂直集中荷载、线荷载、条形荷载、矩形荷载作用下的应力计算;基底接触压力;非均质或各向异性地基的附加应力。

3. 基本要求

1)了解土中应力计算的目的及方法,基底压力分布规律,非均质或各向异性地基的附加应力分布规律;

2)理解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和应力平衡方程,地基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3)掌握土中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地基附加应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集中力作用下的土中应力计算,运用角点法求解矩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下、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条形均匀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

4. 教学方法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案例教学法

 

第二章 土的压缩性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定义:压缩性、固结,压缩性指标测试

第二节 固结试验及压缩性指标

侧限压缩试验,压缩曲线和压缩性指标,土的回弹和再压缩曲线

第三节 应力历史对压缩性的影响

沉积土层的应力历史,现场原始压缩曲线及压缩性指标

第四节 土的变形模量

土的变形模量,旁压试验和旁压模量、变形模量和压缩模量的关系

第五节 土的弹性模量

定义、测试方法

2. 重点难点

重点:固结试验、压缩性指标、应力历史对土的压缩性影响。

难点:土的应力历史,现场原始压缩曲线级压缩性指标。

3. 基本要求

1)了解室内三轴试验测定土的弹性模量;

2)理解现场载荷试验测定土的变形模量;

3掌握室内固结试验并测定土的压缩性指标,土的压缩性指标间的关系,应力历史对土的压缩性影响。

4. 教学方法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第三章 地基变形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地基沉降的计算目的,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 地基变形的弹性力学公式

集中力P作用下弹性半空间表面的沉降量,绝对柔性基础均布矩形荷载作用在地基表面的沉降量,绝对刚性基础均布矩形荷载作用下基础平均沉降量

第三节 基础最终沉降量

分层总和法,规范方法(应力面积法),应力历史法,斯肯普顿—比伦法,基础沉降量计算方法讨论

第四节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饱和土中有效应力原理,一维固结理论,地基固结度,地基固结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变形量,利用沉降观测资料推算后期沉降量

习题课:基础最终沉降量计算

2.重点难点

重点:地基沉降量的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地基沉降量随时间变化的计算。

难点: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量、一维固结理论、地基变形与时间变的关系。

3.基本要求

1了解土的不同应力历史条件下的沉降计算方法,了解实测沉降~时间关系的应用;

2)理解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饱和土的单向固结理论,地基固结度,固结与时间关系;

3)掌握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

4. 教学方法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案例教学法。

 

第四章 土的抗剪强度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土体强度及其特点,工程中土的强度问题

第二节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库仑公式与抗剪强度指标,土的抗剪强度机理,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第三节 土的剪切强度试验

直剪试验,三轴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

第四节 三轴压缩试验中的孔隙压力系数

孔隙压力系数B,孔隙压力系数A

第五节  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UU试验),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CU试验),固结排水抗剪强度(CD试验),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

第六节 应力路径在强度问题中的应用

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可用莫尔圆表示,正常固结土应力路径,超固结土应力路径

第七节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影响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

习题课:土中一点应力计算、判别土体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2.重点难点

重点: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剪切试验方法及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无粘性土、粘性土在剪切过程中的性状,实际工程中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选择。

3.基本要求

1了解土的强度的概念与工程意义,应力路径的概念,无粘性土休止角试验和大型直接剪切试验;

2)理解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和选择,无粘性土、粘性土的抗剪强度特性,三轴试验孔隙压力系数的概念;

3)掌握莫尔—库仑抗剪强度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抗剪强度指标的测定方法和选择,利用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判断土体一点所处状态是否发生剪切破坏,不同固结和排水条件下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意义及应用

4. 教学方法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案例教学法。

 

第五章 土压力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挡土墙、土压力的概念,挡土墙类型,挡土墙的破坏形式

第二节 挡土墙侧的土压力

墙体位移与土压力类型,土压力分类,静止土压力计算

第三节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主动极限平衡应力状态,朗肯土压力理论基本条件和假定,主动土压力计算,朗肯被动土压力计算,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计算

第四节 库仑土压力理论

库仑土压力理论,无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无粘性土的被动土压力,粘性填土的土压力

第五节 朗肯与库仑理论的比较

分析方法,应用条件,计算误差

习题课:朗肯土压力计算

2.重点难点

重点:土压力的类型及产生条件,朗肯土压力和库仑土压力的计算。

难点:有超载、成层土、有地下水情况的土压力计算。

3.基本要求

1了解土压力的概念,挡土墙抗倾覆、抗滑动稳定性验算的概念;

2)理解有超载、成层土、有地下水情况的土压力计算;

2)掌握土压力的类型及产生条件,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朗肯和库仑土压力理论及实际应用。

4. 教学方法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案例教学法。

 

第六章 地基承载力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建筑物地基设计的基本要求,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

第二节 浅基础的地基破坏模式

地基的破坏类型,影响地基剪切破坏模式的因素

第三节 地基临界荷载

地基变形的三个阶段,临塑荷载和极限荷载,临界荷载

第四节 地基极限承载力

普朗德尔、赖斯纳极限承载力,太沙基 (Terzaghi) 公式,汉森(Hansen)、魏锡克公式,极限承载力公式的比较

第五节 地基容许承载力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通过公式计算,通过载荷试验确定,通过旁压试验确定承载力特征值,通过经验确定

2.重点难点

重点:地基极限荷载公式一般形式的推导和分析,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太沙基极限荷载理论、汉森极限荷载理论的应用。

难点: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求解原理。

3.基本要求

1)了解地基破坏模式、破坏阶段及地基临塑荷载、临界荷载、极限荷载的概念;

2)理解几种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

3)掌握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按极限平衡条件确定地基临塑荷载、临界荷载、极限荷载的方法,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方法。

4. 教学方法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案例教学法。

 

第七章 土坡和地基的稳定性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土坡的类型,滑坡现象,滑坡滑动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无粘性土坡的稳定性

无渗流情况下无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有沿坡渗流情况下无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第三节 粘性土坡的稳定性

整体圆弧滑动法,瑞典条分法,改进的毕肖普(Bishop)法,简布(Janbu)法,折线滑动法,几种方法比较

第四节 土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及稳定安全系数的选择,坡顶开裂时的土坡稳定性,粘性土中水渗流时的土坡稳定性

第五节 地基的稳定性

基础连同地基一起滑动的三种地基稳定性问题,土坡坡顶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

2.重点难点

重点:粘性土坡圆弧滑动条分法的分析原理和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毕肖普法。

难点:工程中的土坡稳定性计算。

3.基本要求

1)了解土坡滑坡的滑动面形状及其产生滑动的原因,非圆弧滑动面土坡稳定分析:Janbu条分法 、毕肖普等其它常用分析方法,水对土坡稳定的作用;

2理解无粘性土土坡的稳定性分析法,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及稳定安全系数的选择;

3)掌握无粘性土土坡稳定分析和粘性土坡稳定分析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4. 教学方法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案例教学法。

 

四、课程内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课程内实践教学内容共计8学时,应开设实践(实验)项目3个。

所在章

实践(实验)项目名称

要求

学时

类型

场地

第三章

固结试验

必做

2

设计性

实验室

第四章

直剪试验

必做

2

设计性

实验室

第四章

三轴试验

必做

4

演示性

实验室

 

五、课程学时分配(以章节为单位)

章次

各章名称

学时分配

学时合计

理论

实践(实验)

讨论/习题

绪论

2

2

第一章

土中应力

5

2

7

第二章

土的压缩性

5

5

第三章

地基变形

8

2

2

12

第四章

土的抗剪强度

6

6

2

14

第五章

土压力

4

2

6

第六章

地基承载力

4

1

5

第七章

土坡和地基的稳定性

4

1

5

38

8

10

56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 推荐教材:

土力学,东南大学等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10月第四版。

  1. 教学参考书:

    1. 土力学,李广信、张丙印、于玉贞,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0月第2版;

    2. 土力学地基基础,陈希哲、叶菁,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月第5版;

    3.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韩建刚 李巨文,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月第1版;

    4. 土力学原理,张孟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月第1版;

    5.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赵明华,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7月第4版;

    6. 土力学原理,赵成刚、白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8月第2版;

    7. 土力学,廖红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月第3版;

    8.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习辅导与习题精解,莫海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月第一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月第二版;

    10. 土力学复习与习题,钱建固、袁聚云、张陈蓉,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12月第1版;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月第一版;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9月第一版。

       

      七、考核方式

      考核形式为笔试(闭卷)。

      课程的总成绩由期末考核成绩、平时成绩组成,期末考核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50%(考勤10%+回答问题、作业10%+实验10%+期中考核成绩占20%)。平时成绩及格线30分(满分50分)、期末考核成绩及格线60分(满分100分),两个及格线均达到的学生通过课程考核。平时成绩及格、期末考核成绩不及格者,总成绩按期末成绩记载为不及格。要求实验教学环节必须参加,不能缺勤,否则平时成绩记零分。

       

       

       

       

      修订人:孟凡超   修订日期20190405

      审核人:王   审核日期20190411

  《土力学》.pdf

  • 附件【《土力学》.pdf】已下载